“心靈的故鄉”——飛彈•高山——總是帶給我最溫暖的回憶。
第三次來到這熟悉的高山老街,想起和二姐、好友一起共遊的畫面。
背依北部阿爾卑斯,自然景觀婀娜秀麗,江戶文化與京文化的完美融合又催生出了獨特的文化,這,就是飛彈高山。
高山市曾也經被日本某刊物連續數年調查成為『全日本女性最想前往旅行的城市』排名前三名!
關於飛驒高山
飛驒高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,在市內的老街區,其色彩濃厚的古代城堡城市(日語稱“城下町”)的影子依稀尚存。
三町筋街區一棟棟古老住宅屋簷比連,格子造型的門窗隔扇別具匠心;古老的寺院、神社;
重現飛驒傳統山村情景的“飛驒之鄉”完整保留著木造人字屋頂農舍,即合掌屋(日語稱“合掌造”);
可以說,整座城市就是一個大的觀光景點。另外,春秋兩季舉辦的高山祭(高山市的傳統節日),
因與京都的祇園祭、埼玉縣的秩父夜祭並稱“日本三大美祭”而遠近聞名。
飛驒地區隸屬岐阜縣,大致位於日本列島的正中部。
這裡,險峻的叢山中穿延著道道狹長的峽谷,座座村落散佈其間。其中,最大的盆地之一即為高山盆地。
當地的氣候特徵是,冬季晝夜的溫差較大。每當冬天大雪到來之際,天氣非常寒冷,
有時最低溫度達零下15度。而在夏季,這裡雖然日照充足之日居多,但由於濕度較低,使人感到非常涼爽。
古街道~上一之町/上二之町/上三之町
高山市也被譽為小京都,因為她保存著許多江戶時代的古味風情。
在流經高山市內的宮川東岸,有一條古老的街道。古街中段的三町,江戶時代的住宅保存完好。
這條古街,依然能清晰地勾勒出城堡城市“高山”的影子。到此地一遊,可親眼觀賞一下傳統酒坊及門窗隔扇為格子造型的古老住宅。
這一地區,已被日本政府指定為“重要傳統建築群保護區”
高山的早市是日本三大早市之一。早市在宮川和高山陣屋前舉辦。宮川早市位於從流淌在小鎮中心部的宮川的從
「鍛治橋」 一直到 「彌生橋」 為止的大約350米的地段、有60多家攤位。靠近街道的河岸邊有出售蔬菜、
水果、醬菜、香料等等的露天小店、與之相對的靠街的一邊則以出售小吃點心以及工藝品的店鋪為主。
除了猴寶寶、一位一刀雕等高山特產的工藝品之外、還有筷子和其他日式小物件等。
※如果冬季和雨天的話、可能只有10家左右的攤位。
另一處的高山陣屋的早市開始於300年前。最早是養蠶的農家作為購買桑葉的市場而形成的、
現在也只有農家才可以經營。有一大早採摘下來的水果蔬菜、出售曬乾的或是自家醃制的醬菜等攤位。
店家還會告訴你食用方法和保存方法。有四五十家左右的規模、還可以看到山芋的莖、人參的葉、山菜等很少見的食材。
無論哪一處的早市都要到將近正午時分才結束、如果是住在高山市內的話、可以從早上六點左右就出門看看、散散步。
可以看到穿著從前在從事農業勞動時穿著的 「野良著」﹑現代的日本主婦也會穿的圍裙的替代品 「割烹著」 的當地人、
看看他們如何有精神的開始擺攤的情形。
走在商店街, 你會發現好多“無臉”的紅色猴子。到底是什麼?
「Sarubobo」是飛驒古語中的「猴子嬰孩」意思。
是飛驒地區最流行的布偶,為日本布玩偶之中最古老的一種,據說在1300年前就出現了,
是飛驒的特色民間手工藝。它的造型十分可愛,但缺五官,令許多人都不明。
最初是媽媽做給孩子的玩偶,當作護身符,但傳統上護身符是聖物,
不該有生形,所以就不要五官,總是素臉見人,卻成為當地非買不可的紀念品。
到高山必吃的就是手打そば(蕎麥麵),最知名的就是“惠比壽”。
這種手工蕎麥麵條,風味別具一格。製作過程是,
先將產自高寒的飛驒山區蕎麥田的優質蕎麥粒用石臼碾磨成粉,
然後再以手工和麵擀製而成。
回台北後一直想念這味道,不知台北有好吃的蕎麥麵嗎?
老街走累了,找到一家很可愛的咖啡廳喝咖啡~Hidachi cafe!
真想把店裡的紀念品都帶回家~
這次能帶著豬公一起玩日本,真的好開心。
我們要一起製造很多美麗的旅行記憶,等老了再慢慢一起聊。
高山要怎麼去?臨近有什麼景點玩?
可以參考這裡:http://www.hida.jp/chinese/